1.学习句式的意义
句式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并且有一个特定语调的语言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根据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言语发展,除表现在能正确发音,具有一定的词汇外,还表现于语法结构的掌握,学会组词成句的规律。幼儿在与人们不断交往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基本语法结构和句型,以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2.学习句式的目的
从简单句到复合句的练习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练习单中句式类型:简单句式(我要......,我自己……)、关联复句句式(如果……就……,不仅……还……)
3.句式的教学方法
(1)讲述法
在进行句式的教学时,教师要带领幼儿先观察练习单中图片,并给幼儿举例:
如:像……一样……
天空像大海一样蓝。
云朵像棉花一样白。
让幼儿感知如何运用此句式,先看图完成句式,在幼儿理解的基础上,脱离图片自由想象,教师引导幼儿大量练习运用要求的句式说一句完整的话。还可以让幼儿分两组比赛,看看哪组说的准确,便有奖励,调动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2)游戏法,提高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利用游戏让幼儿练习说话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游戏:说悄悄话
教师可在每组第一个幼儿耳边轻轻说一句悄悄话:“今天天气真好呀,蓝蓝的天空飘着白白的云。”叫幼儿一个接一个在耳边把这句话复述出来,每组最后一个幼儿听清后大声说一遍,由幼儿进行评价。可反复轮换传递不同内容和句式的话来练习。还可增加趣味性和难度,也可让幼儿先说一句悄悄话,由老师来传递,在游戏过程中不仅训练了要学习的句式,还训练了幼儿说完整话,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至于“悄悄话”语句的长短,可根据幼儿的年龄、说话能力的强弱而定,逐渐加深难度。
游戏:果子熟了
小象来到果园,发现了一个苹果,于是说了一句话,看小朋友谁能猜出小象的话,请幼儿积极动脑说一句话:一个大苹果、一个又圆又大的苹果、这苹果真大、我把它摘下来、用鼻子卷下来…...锻炼幼儿说一句话的能力,还可用规定的句式来说,训练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游戏:小兔拍照
请幼儿做摄影师,给小兔打电话,告诉“小兔”自己的名字,和打电话时注意事项,训练规定的句式:小兔,我是××;小兔,我叫××;小兔,我要xxx……,训练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3)日常生活练习
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将句式练习贯穿于一日生活当中,不仅要让幼儿掌握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如午睡时:我自己……,我可以自己脱衣服;我可以自己穿鞋子……让幼儿运用此句式大量练习。
1.建立教学文档就是为了做好教学的过程管理,给教学管理留下痕迹。
2.教学文档健全有利于教育教学管理的延续性。不管是谁接手,都能很快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历史与现在。
3.教学文档是各管理部门下校园检查的重要内容,没有文档就没有教学管理。
4.教学文档不健全,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就不系统,不严谨。
5.幼儿园是教育机构,重视教学文案管理的幼儿园,说明注重教学,注重以幼儿为本的教育,注重教师的成长。
1.班级新开班时,都配置了新家具、用品、玩具、图书等物品。主教先对各种物品进行核对,并登记入册。签字:时间、数量、核对人。
2.班级在使用物品中出现遗失、破损,应及时上报,并登记日期、数量。
3.班级新添加物品及时登记:数量、日期、接收人。
4.班级更换教室,要对班级物品进行交接到下一个接班的主教。
5.班级更换主教,要对班级物品进行交接给新主教才可离开。
6.班级所有物品清点与交接需园所后勤管理人员跟进与核实,确认并签字。
小、中、大班泥塑活动的指导策略:
1.小班:依据这个年龄幼儿的塑造特点及水平,教师应更多地为其提供充分的活动材料和玩耍的机会,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以游戏的形式,鼓励幼儿大胆地操作、感知泥土。如:创设游戏情景,引导幼儿揉捏、敲打、弄碎、拉长、分块等,让幼儿用手接触泥土、了解泥土的特性,体验造型性感觉。教师常常以妈妈的口吻,启发孩子们给娃娃做什么吃——“今天给娃娃做点好吃的大饼、面条、蛋糕”。教师还可加入孩子的活动,带领幼儿用泥土来堆山、挖洞,鼓励幼儿把一块块的泥自下向上堆,再来挖山洞,引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从中感知泥土的可塑性,同时也锻炼幼儿手的配合和控制能力。有时,教师更多地用问题引导幼儿去发现泥的可变性。如:谁能把这块大泥变成许多小块泥?谁会帮娃娃家做糖球 ?谁还能让泥变成其它东西?还可以启发幼儿看看自己或同伴的作品像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谈出自己的想法,同时引导幼儿在谈论中了解不同的方式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团能使泥变圆,搓能使泥变长,压能使泥变成饼。一次小班幼儿塑造活动中,教师以游戏的口吻启发幼儿:“你们真能干!今天看看大家可以用泥来变什么?”一会儿工夫,孩子们纷纷向老师介绍:“我的泥变成了萝卜”、“我的泥变成了小蛇”、“我的泥变成了大饼”、“我的泥变成了蛋糕”……随着教师的一一肯定,孩子们对泥塑的兴趣被大大激发了。
总之,小班幼儿还处于无目的的感知材料阶段,教师应采取多种游戏的方式,引发其塑造兴趣,鼓励其大胆地玩儿泥,体验快乐并提高对泥土的了解与认识。
2.中班:在了解了泥土性质的基础上,幼儿已经具有初步的半立体造型的意识,对工具的使用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概括能力也不断增强。他们在泥塑活动中不断地追求造型向立体性靠近。教师应结合幼儿塑造的特点及水平,丰富其感性经验,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其抓住主要外形特征,帮助其获得成功感。
在幼儿塑造时,教师注意引发幼儿发现不同事物的形态特征、事物的简单情节、人物动态、事物间的某些细节关系,请幼儿通过描述、动作或绘画的方式加深对事物的感受。如:结合幼儿喜欢的、饲养的小动物,请大家来进行描述、交流,让幼儿学一学大象走、小猫伸懒腰,说一说自己家的小狗喜欢干什么等,从中使幼儿感悟小动物的神态及性格特征。再鼓励幼儿运用塑造的方法去表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启发幼儿抓住主要特征进行表达。教师还可将孩子的观察活动录像,组织幼儿反复观看,或者将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拍成照片,提供给孩子欣赏,不断丰富其感性经验,为塑造活动提供支持与帮助。在活动区为幼儿提供各种有关适宜的图片、图书、立体小玩具和艺术品,丰富幼儿相关经验。幼儿通过与这些材料相互作用,加深对事物的了解与认识,丰富造型经验。教师不断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与工具,启发并鼓励幼儿对熟悉的物体进行表现。满足其成功感,促进其感觉和知觉的发展。
3.大班: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塑造的水平和表现事物内在的精神内涵,教师不断地引导幼儿深入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深刻理解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感受由于这些因素所采用的各种造型。幼儿更喜欢感知描绘熟悉的物体和令人愉快的人和事(自己家养的狗和猫、喜欢的故事中的角色),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环境和活动,吸引幼儿运用塑造的方式进行表达,使幼儿从中获得审美能力的提高。
1.营造合作互动的宽松氛围
主动接近教师,关心教师,与每一位教师保持亲密的关系,平等自然地与教师相处。良好的校园文化能让教师们感受轻松与爱。
2.发挥个人优势
教师亦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活泼开朗,有的内向腼腆,有的擅长歌舞,有的精于美工,有的爱好写作,有的善于教学。应根据教师各个方面的不同情况,搭配组建班组,如以老带新,将有工作经验和无经验的搭配组合,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等。
3.给教师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幼儿园给每一名教师机会,分工负责一些工作,让每一名教师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与被尊重感。
©Copyright京学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今天已有260位投资人获取了投资预算
您的投资预算: 316654 元
场地费: 106647 元
装修费: 106647 元
人工费: 71425 元
您的回报: 642147 元
感谢您的支持,已收到您的信息资料,加盟老师会在1到2个工作日跟您联系,为您详细解析加盟投资计划,请您务必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