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活动方案,确定活动目标、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等。
2.协调安排各环节负责人,准备活动材料、道具、奖品等。
3.通知发放到家长手中。
4.亲子运动会前一天彩排。
5.活动当天各人员安排到位,做好紧急事件处理预案。
6.活动流程:
(1)开幕式:园长讲话(运动的目的意义,与园长祝语)
(2)主持人宣布活动内容与要求
(3)运动员入场(运动员进行曲)
(4)集体韵律操
(5)运动会开始
(6)运动会闭幕式:颁奖(前三名奖项)、致辞
7.准备的运动项目,每个年龄段不少于三个项目,建议,一个是妈妈带孩子的,一个是爸爸带孩子的,一个是爸爸妈妈一起带孩子的比赛项目(家长未到或家庭成员不齐,由教师安排顶替参与活动)
8.一个项目同时三到五个班家长同时进行(同年龄班级)每个项目,每个项目设定: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或者叫小勇士奖、小猛虎奖等。
9.设专人为计时员两名:起点、终点。
10.各班轮流进入活动场地参加比赛(其他家长观看)
11.每个班都需提前一个活动就做好准备入场。(由指定教师负责按顺序提醒各班)
12.比赛当中,须安排一名老师带领喊加油、带领鼓掌等。
13.比赛结束后其他奖项统一由各班教主带领奖品,回班发放。
京学创意美术分:2-3岁,3-4岁,4-5岁,5-6岁 四个年龄段的课程内容。
2-3岁以培养绘画兴趣为主,到了3岁以后才进入绘画技巧学习。京学教育注重幼儿学习的系统性,创意美术课程也是非常系统的给幼儿设置了30类,192节课的美术活动课程。下面是系统学习绘画的30类课程体系:
1.点的变化
2.线的变化
3.线的方向
4.线的关系
5.线的质感
6.想象的形
7.几何形
8.生活中的形
9.不规则的形
10.负形
11.色彩的认识
12.色彩的明暗
13.色彩的冷暖
14.色彩的互补
15.色彩的情感
16.认识空间在绘画中的表现
17.平面绘画
18.立体空间绘画
19.位置空间
20.色彩空间
21.笔触的质感
22.纸的质感
23.布的质感
24.生活中线的质感
25.质感综合绘画
26.平衡规律绘画
27.节凑规律绘画
28.主次规律绘画
29.纹样饰品
30.整体规律绘画
1.作息时间逐步接轨:从早晨入园时间开始,让幼儿从原来的8点前到7点半入园,在可提前到7点20入园。
2.上课时间过渡,从原来的30分钟到40分钟,最后延长到45分钟同步小学上课时间。
3.午休时间过渡:幼儿园有午休,有很多地区上了小学后就没有午休了,在大班最后一个阶段,即下学期开始,逐渐减少午休时间到最后取消午休时间,根据各地方习惯自行调整。
4.人际交往过渡,多增加辩论、讨论课程,班级中发生的问题,由幼儿在辩论中,讨论中学习解决问题。适当的增加课间时间,让幼儿体验课间时间自由安排活动休息。
5.参观小学,提前联系当地小学,带大班幼儿参观,体验小学生活。
1.数感的培养
数感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A.在生活体验中培养数感。
会用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区分基数与序数、奇数与偶数。能够准确地认识钟表上的整时或半时。
B.在动手实践中培养数感。
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数的组成与分解,理解数字的意义。看到数字能够找到生活中相应数量的事物,能够用描点、画图、摆实物等方法表示出相应的数。在生活实践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
C.在估数过程中培养数感。
能结合生活素材感受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重量等,并进行测量。
2.运算能力的培养
在生活中、游戏中理解加减法的含义,理解算式之间的转化关系,提倡算法多样化。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图形和空间想象思维的培养
在生活中感受和辨认点、线、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图形和观察物体,可以通过剪图形、折纸、搭积木、拼七巧板等活动来从不同角度感知图形和物体,培养图形和空间想象能力。
在生活中感受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具体情境中自主探究确定位置,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从不同位置观察事物,培养空间观念。如:去动物园参观,参看路线图规划自己的参观路线等。
空间知觉敏感的孩子,在别人看来杂乱无序的图形或某种事物组合里,总能伸出敏锐的触角,捕捉到隐藏着的规律或逻辑。
4.有序思维的培养
有序是思维的基础。有序思维,即思考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例如:从前到后、从小到大、从远到近、从简单到复杂等。过渡到解题过程中,不给出明确指令,而是给出关键性提醒;进而过渡到孩子将有序思维内化,形成有序思考的习惯。
5.分步思维的培养
分步思维是将很多小问题看成一个完整的事物,从大处着眼,由整体入手,突出对问题整体结构的分析和探究。把握事物之间的关联,发现问题的整体特征,有意识从整体处理。让孩子们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内容和解题方向的策略。
6.对应思维的培养
对应思维,即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生活中的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借助实物和图形,从抽象的数与具象的形之间的对应、再到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过渡到孩子将对应思维内化,分析事物时,能主动寻找事物之间的关系。例如:小朋友的年龄和身高体重之间也有关系等。
7.类比思维的培养
这是一种对并列事物相似性的同实质进行识别的思维形式。如:能够选择不同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长短等),正确地将现实情境、图示情境、文字情境中相应的事物分类。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应用。
8.逻辑推理思维的培养
推理是逻辑思维过程,是一种抽象的智力活动,是重要的智力因素。如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找图形排列规律的方法、按照颜色重复的规律、按照形状重复的规律、找数列排列规律的方法、按照数重复的规律;计算相邻两个数的差,找出规律。
9.归纳思维的培养
归纳思维,是指从许多个别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或结论的思维方法。例如:从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归纳思想是解决归纳规律题目的基本思想。如在不同物品中寻找规律,练习归纳思想。探索发现有关数学对象所具有的规律性和不变性。再过渡到一组变化的数、式子、图形或条件。让孩子们通过阅读、观察、分析、猜想来探索归纳规律
10.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培养孩子用数学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意识。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Copyright京学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今天已有260位投资人获取了投资预算
您的投资预算: 316654 元
场地费: 106647 元
装修费: 106647 元
人工费: 71425 元
您的回报: 642147 元
感谢您的支持,已收到您的信息资料,加盟老师会在1到2个工作日跟您联系,为您详细解析加盟投资计划,请您务必保持电话畅通~